通知公告

转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东)指南建议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5-02-20阅读:17

各有关单位、各位老师: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指南征集有关部署安排,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现进行2026年度联合基金指南建议遴选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联合基金的实施内容,应注重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面向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前端科学问题以及前沿科学问题,重点围绕能源与化工、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人口与健康、海洋科学等领域进行凝练。指南建议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科学性。应围绕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提出,突出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特色,内容应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避免出现“开发”等非基础研究常用词汇;避免选取陈旧或重复资助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避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其他已资助项目的重复。

(二)规范性。应当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文字表述简明扼要、高度凝练,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顺、字词重复、丢字错字等问题。每条指南建议研究方向只能涉及一个科学部,并明确至少一个二级学科代码。

(三)包容性。研究方向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出现明显限制性要素,且有其他相关团队开展研究,确保一定的竞争性。

(四)导向性。在具有一定包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广东省的需求、优势和区域特色,面向全国有较强竞争力。

(五)安全性。指南建议需注重防范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科技安全风险,遵循科研伦理准则。

二、征集要求

(一)本次指南建议按照资助强度260万元/项(直接费用)、实施期限4年进行征集。

(二)指南建议推荐单位应是广东省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并在2022~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获批立项。推荐单位应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注重人才梯度培养,积极推荐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提出的建议,同时,要综合考虑个人限项等因素,确保最终被采纳的指南都能有效组织申报。原则上由推荐单位统一报送,不支持个人单独报送;不推荐有在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的指南建议。

(三)指南建议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少2项面上项目或1项面上以上类型项目的经历,或有承担省级基础研究重点以上项目的经历,并符合国家基金委对项目申请人的限项要求。

(四)鼓励提出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指南建议。

(五)统筹联合基金(广东)及联合基金(广州)指南建议征集工作,相同或相近指南内容请勿多头报送。广州市科技局、深圳市科创局具有指南建议推荐权,如指南内容已被相关部门采纳,请勿重复报送。

(六)本次指南的征集采取限项推荐的方式进行。

1.根据省科技厅限项推荐要求,我校可报送16项指南建议,请各二级单位积极组织推荐。各学院、研究院、国家和教育部平台原则上各限推荐1项,由学校根据指标择优遴选后报省科技厅。

特别提醒:各二级单位/平台需统筹考虑已发布的2025年联合基金(广东)、正在征集的2025年联合基金(广州),以及尚未发布的2026年联合基金(广州)指南建议推荐工作。本次推荐的指南建议内容,不能与2025年联合基金(广州)指南建议内容重复。

2.根据省科技厅通知要求,同一单位同一领域报送的建议不超过5项,各二级单位应统筹本单位的优势团队。

三、指南征集时间及方式

(一)本次指南建议征集统一采用线上征集方式,请通过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网址:http://pro.gdstc.gov.cn/)进行填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操作流程详见附件2。

(二)我校本次指南建议征集线上填报时间为即日起~2025年3月6日16:00。

各二级单位高度重视,抓紧组织遴选并认真审核报送,如超限项推荐,将予以退回。二级单位请于2025年3月6日17:00前将拟推荐指南建议名单(附件3签字盖章版及可编辑Excel版)报送至学校科技处。

四、联系方式

(一)广东省科技厅

联系人及电话:王依莉,020-83163881

(二)学校科技处

联系人及电话:郭耿珊,020-85220776、85220610

邮箱地址:gsguo@jnu.edu.cn

办公地址:行政楼603办公室


附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广东)指南建议征集表.pdf

2.指南建议征集操作指引.pdf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东)指南建议征集汇总表.xlsx

4.可推荐指南建议的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清单.xlsx


科学技术研究处

2025年2月20日